弗洛伊德認為虐待癥與被虐待癥在性錯亂現象之中具有相當特殊的地位,其中主動與被動之間的強烈對比原是性生活里常見的特性。一種被普遍地接受的觀念認為,粗暴地對待女性,似乎能夠增加男性的魅力。  盡管弗洛伊德承認受虐心理在男女兩性中都存在,他還是把受虐心理當成女性特征來看待,甚至認為男性的受虐心理也是其女性化的表現。有什幺理由將兩性都有發生的某種心理特征武斷地確定為女性特征呢?  而在福柯看來,現代的性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在于將注意力從求愛過程轉移到了性活動本身上來,虐戀就具有性實踐的全新藝術以及性實驗的意義,它的目的在于探索性活動的全部內在可能性。  為虐戀做過大量辯護的羅賓也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關于性少數派所具有的革命性的觀點。她對性持有同福柯一樣的看法,認為像性別一樣,性也是政治。性被安置在權力體系中,政府及各種社會機制都把性作為社會控制的工具。這些機制除了政府,還有法律、警察、教會和教育。  其實,有證據表明,受虐狂傾向的發生率在男性中要遠遠高于女性。對此有人做出如下解釋認為,受虐狂可能是出于對性的一種內疚或罪惡感而自責自罰的表現,借對痛苦的接受以顯示自己的情愛。這種情況在男性中較為多見的原因在于女性在正常的性行為中多已具有了屈服和順從行為,因此,受虐行為對加強女性性刺激作用不大。   可以看出,虐戀的本質就是統治與屈從,雙方于不同的活動中尋求快感。它可以包括了性,但不是必須包括。從路西法、貝利亞到馬斯特和吉貝爾,無一例外的存在著統治與屈從的關系。屈從者通過自己徹底的降服得到對方的愛與關注,同時也就占有了對方,掌握了對方,控制了對方,使對方不能擺脫自己的束縛。這是他的期望,決定了他的命運。變態、傷害、快樂、屈辱,將繼續纏繞著虐戀者,他將承認這些特性,它們就是他的期望,它們就是他的命運。(落紅倚秋綜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